一见西藏误终身,自由世界
西藏,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他说:在这一千年里我只热爱我一个人。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没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海子

羊卓雍措

玛旁雍错

阿里,藏地最遥远的秘境,素称“高原上的高原,世界屋脊的屋脊”。阿里大北线,以拉萨为起点,贯穿阿里全境与藏北荒原。这一条壮美与险峻并存、震惊与艰辛交织的环形旅游路线,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人迹罕至,被朝圣者视为“藏地之巅的最后净地”。

阿里,最好看的风景在路上

一路艰难跋涉,沿途历经荒原、海子、雪山、沙漠,终于深入最接近天空的大地,邂逅无人的绝世漂亮,也最后收成了灵魂的安宁。

珠穆朗玛峰

古格王朝遗址

站在冈仁波齐的清冷庄严里,恍惚隔世,直到这一刻,我才意识到,自己真的已经身在天上的阿里。直到这一刻,我才恍然了解,走那样远的路,或许不止是为了洗去尘垢洗去你,更是要走到这大地之巅,见证阿里之美

扎达土林

远眺扎达土林

忙碌的藏民

西藏,身处于青藏高原,这里孕育了遗世独立的藏族文化,这里充斥着真诚笃定的生活信仰。西藏也是孤独的,孤独得足以可以包容一片天,在这个纯净的世界里,它按我们的意愿存活着,它以独有些形式存在着。于是这里是西藏,所以这就是西藏,与众不同。
布达拉宫,真诚攀爬者的朝圣
飞机划过天际,挑选一个靠窗的地方,雪山就在你的眼下,或隐藏在白云间,或跳跃于海子边。初见拉萨,刺眼的阳光,用强烈的紫外线和暴涨的温度,昭示着日光之城的地位,虽然已是十月,但白天的拉萨温度依旧怡人。



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时候宫堡建筑群。

这里依山垒砌,群楼重叠,是藏式古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第五套人民币50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图案。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宫殿高200余米,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前辟有布达拉宫广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广场。



若是出入拉萨的盆友,不主张一到拉萨就前往布达拉宫参观,由于高高矗立的布达拉宫过于精美,一眼看不到头的阶梯需要层层攀爬,而内部狭小、昏暗、与部分佛殿酥油味道,或许会叫你飞速高反,也叫你想接近的心愈加真诚。建议先在拉萨适应高海拔区域,缓缓而行,市区环境适应将来,再去布达拉宫,或者是返程之前前往。


羊卓雍措,天地间的一抹蓝
当你穿过盘山公路,翻越一个个垭口,有一抹蓝在最不经意间,猝不及防的闯入视线,惊讶之声四起,叫人忘记身体的困乏与高原的不适,这就是“羊湖”的魔力。


羊卓雍措,简称''羊湖'',藏语意为''碧玉湖'',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为西藏三大圣湖。坐落于西藏山南的浪卡子县,距拉萨不到100公里,2小时车程。

羊卓雍错面积约67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4441米,湖岸线总长250公里,湖水均深20-40米,最深处有60米,是喜玛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

假如运势好,远处的雪山明确可见,枯黄的远山,湛蓝的绿水,低沉的云层,遥望的雪山一块构成这人间仙境的一抹圣湖。据了解,真诚的佛教徒每年都会绕湖一圈,真诚的“转水”会保佑他这一年扎西德勒。



卡若拉冰川,残缺的冰雪梦
卡若拉冰川就在乃钦康桑雪山下,坐落于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就在公路边上,雪白的冰川如一副巨型唐卡挂在山壁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十月份的山谷,已经是一片枯黄,牧羊人追赶着羊群,从容而缓慢的走在山脚,远处的牦牛怡然自得,冰川和雪山交相呼应。


这里曾是电影《红河谷》的拍摄地,当时摄制组为了拍摄成效,炸掉了冰舌的前端,冰川相貌到今天没恢复。再加上气候变暖,卡若拉冰川正在慢慢后退,几年前冰川还在山脚下,现已在半山腰了,或许用不了多少年,大家就见不到这漂亮的冰川了。



萨迦寺,慧海经山的奥秘
萨迦寺坐落于日喀则萨迦县本波山下,是一座藏传佛教萨迦派寺院,也是萨迦派的主寺。萨迦寺用象征文殊菩萨的红色、象征观音菩萨的白色和象征金刚手菩萨的青色来涂抹寺墙,所以萨迦派又俗称为"花教"。

萨迦派是藏传佛教的要紧宗派之一,在11世纪时由昆·贡却杰布创始。1073年,他在后藏萨迦建造了一座萨迦寺,成为萨迦教派创建的标志。然而寺院内部都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没照片可出,也请大伙尊重当地人的风俗。


在萨迦寺主殿的角落里,有一面最著名的经书墙,称为“慧海经山”绝对名副其实。在近10米高、60米长的墙壁上,一格一格堆着的都是每个时期的经书。更传闻萨迦寺的经书墙可以预示灾难。当世界和平祥和时,经书墙自然的十分平整,但当世界发生混乱时,蕴含智慧的经书就会自动弹出,很难整理。


随处可见身着暗红色僧袍的僧人,泛红的的肌肤散发出一种岿然不可触犯的神圣光辉,他们只不过默默地走路、诵经、或者和伙伴们低头交谈,执着着我们的事情。


对萨迦当地人来讲,萨迦寺是历史,但更是信仰,无论老人还是孩子,都会一脸真诚,期望时时刻刻前来朝拜,祈愿他们生活幸福美好。

阿里,最好看的的风景在路上
世上总有千千万万的人崇尚高原,想要朝拜,不少人的脚步,只停留在了拉萨,然而拉萨往西,才是西藏,只有少数的人来到过阿里,这里才是青藏高原的西藏,世界屋脊的屋脊!


阿里,有着无限的荒凉,也有这传奇的历史和文化遗留下的城堡,还有着最真诚的信仰,叫人执迷的圣神与圣洁。

阿里,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区域,也是西藏风光最荡气回肠的区域,这里拥有雪域高原的古老都城穹窿银城,这里是西藏最古老宗教雍仲苯教的发源地,这里埋藏着西藏历史上最大的迷案----古格王朝消失之谜。


“海子”、“措”都是藏语,就是“湖”的意思。由于藏区不临海,但佛教传闻中又常常出现,于是藏民就把湖当做海来崇拜

这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这里又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又被叫做百川之源,这里被称作“神圣西藏的精髓”、“世界屋脊的屋脊”。


在阿里,最好看的的风景,永远在路上,镜头能定格到的美景,只不过阿里的冰山一角而已。



仲巴是西藏日喀则最边远的一个县,与阿里接壤,沙丘南边是喜马拉雅山脉,隐约可以看到雪山,北边是冈底斯山脉。旱季时将河床裸露的沙土吹起,形成一堆堆沙的小山,大片的新月形沙丘,目之所及远处,见着连绵的雪山便是喜马拉雅山脉了,还有湖泊和被沙丘分散的草地。


日喀则是西藏要紧的产品粮基地,被誉为“西藏粮仓”,而江孜县是最主要的产品粮基地,十月份正值青稞收成季节,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


秋天之于江孜,可以用金色之城来形容。整个县城都被笼罩在金色的树林之中,寺庙、古城、老人甚至小狗,青稞9月熟透,直到十月下旬青稞收割完毕,年复一年地哺育着这里的大家。


阿里,野生动物的天堂,而动物大概也是阿里线上最靓丽的风景线吧。阿里地处西藏自治区西部,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成长着各类适应性与抗争性最强的高原野生动物。


从高山草原到戈壁荒滩,从错落海子到土林地貌,羚羊、秃鹫、狐狸、狼、牦牛、野驴........海量的野生动物,使沉寂的阿里高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在这充满阳光和荒漠的地方,它们是生灵又是神灵,它们的存在证明,这里是阿里


219国道,北起新疆喀什叶城县的零公里石碑,南至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查务乡2140公里石碑,全程2140千米,经过新疆、西藏两个自治区,连接国内西北、西南区域。是要紧的进疆、进藏路线,同时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艰险的公路。

318国道,起点为上海黄浦区,终点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程5476千米,经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八个省份,是中国最长的国道,被叫做“中国人的景观大道”。

西藏、阿里,则是在318国道与219国道的无限切换中的狂飙模式。
冈仁波齐,多次朝拜神山之行

冈仁波齐,一般指冈仁波齐峰,屹立在西藏阿里普兰县境内,是恒河、印度河和雅鲁藏布江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和西藏最有名的神山,它山形如橄榄,直插云霄,峰顶如七彩圆冠,周围好似八瓣莲花四面环绕,山身好似水晶砌成。


东边的万宝山,传闻是释迦牟尼脚踏过的山,西边是度母山,南边是智慧女神峰,北边是护法神大山。每年都有很多来自中国大陆、印度和尼泊尔的信徒前来朝拜转山。冈仁波齐还是西藏佛教、印度教和原始苯教等教的朝圣中心,素有“神山之也是藏传佛教八大神山之一。

冈仁波齐山下,有专门的观景平台,这里可以赏析到神山的日出日落,阿里北线一路缓行,可以每个角度都可以远观冈仁波齐的美。

在冈仁波齐,每逢藏历马年转山的朝圣者最多,据了解这是由于佛祖释迦牟尼生肖马,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等于长期的十三圈,且最为灵验和积长功德。



扎达土林,晨曦日落里的古格王朝
在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札达,沿象泉河谷有一条高低错落气势恢宏的土质森林,这就是著名的札达土林。海拔在4500米上下,绵延175公里,宽达45公里的扎达林地貌,是阿里的一大自然奇观。


据地质学家考证,一百多万年前,扎达土林原先是一个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使湖盆升高,水位递减,湖底沉积的地层长期受流水切割,露出水面的山岩经风雨长期侵蚀,终于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形之手雕琢成千沟万壑极为独特的高原地貌,成了今日这般恢弘壮观的模样。



坐落在扎达县城西北的象泉河畔的托林寺,始建于公元996年,由古格王国国王益西沃和佛经翻译大师仁青桑布仿照前藏的桑耶寺设计建造。几百年以来,托林寺虽然历经各种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到今天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耸。

古格王朝遗址被扎达土林远远近近地萦绕其中,因其是用取自周围土林的粘性土壤建筑而成,所以古老城堡的断壁残垣与脚下的土林浑然一体,使人很难分辨到底何为城堡、何为土林。每当朝霞初起或夜幕即将来临之时,古格遗址便会在土林的映衬下透射出一种残缺美、悲壮美。



古格王朝的前身可以上溯到象雄国,大概从9世纪开始,在统一西藏高原的吐蕃王朝瓦解后打造的,到17世纪结束,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其统治范围最盛时遍及阿里全境。它不止是吐蕃世系的延续,而且使佛教在吐蕃瓦解后重新找到立足点,并由此渐渐达到全盛。然而300年前再历史上消失,留给大家的只有那记录了古格灿烂辉煌的文化艺术收获的遗址。


珠穆朗玛峰,完美的日落又日出

说起珠穆朗玛峰,大伙都耳熟能详,它坐落于世界屋脊山顶,矗立在群山之巅,”《世界最高峰》是其独有些特权,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神圣坐标,假如有天堂,西藏离天堂非常近,但珠穆朗玛峰肯定是近期的,对普通人来讲,爬上珠峰的顶峰是遥不可及的,这是一个访问珠峰大本营,看看神秘的“女神”的机会。




绒布寺,坐落于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巴松乡南面珠穆朗玛峰下绒布沟东西侧的“卓玛”(度母)山顶,始建于1899年,属西藏宁玛派寺庙,绒布寺海拔约5100米,地势高峻寒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在这里寄出一张关于珠峰的记忆,寄向远方。


昨晚珠峰下藏民加家的住宿状况,已经是非常nice,早起追逐日照金山。珠峰日照金山出现的概率非常高,主要天气状况好,就能看着在日出的光线中珠峰的颜色一点点地变化,霞光为珠峰披上一点点的温顺,此刻的我热泪盈眶,默不作声。



当第一缕圣洁的阳光洒落洁白珠峰的时候,人间便展开一幅最为壮美的画卷,同意世人的感慨与惊叹。





扎什伦布寺,最有人间烟火气
扎什伦布寺,坐落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区域最大的寺庙。扎什伦布寺可与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再加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




走过那样多的藏传佛教,扎什伦布寺是我最喜欢的,建筑很古朴,但又不失庄严,来到这里心情很宁静,看到这里的信徒非常真诚,你也会被带到其中去。那种信仰的力量真的叫人非常动容。



纳木错,那就一错再错吧
“纳木错”为藏语,意为“天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面积约1920km²,最深处超越了120米。湖南边和东边是高峻的冈底斯山脉和雄伟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北边是起伏较小的藏北高原丘陵。




那拉根山口,海拔达5190米,西藏自治区拉萨当雄县内,是通往纳木错的必经之地,也是藏民心中的神圣之地,在这里可以眺望纳木错。山口立了一块标明海拔高度的石碑,山口的玛尼堆上挂满了经幡。






八廓街,旅拍与朝圣交错中的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现存最古老的土木结构建筑,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布局规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目前大昭寺主殿内供奉的是文成公主从大唐长安带去的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也因此,大昭寺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辩经是辩论佛教教义的学习课程,藏语称“村尼作巴”,意为“法相”,是藏传佛教喇嘛攻读显宗经典的必经方法,一般在寺院内空旷之地、树阴下进行,两人一组或多人一组,其中一方提问,另一方回答,且不许反问,告一段落后再反过来,直至一人没办法问出。大昭寺的辩经,也是偶然举行,去的时候非常幸运刚好遇见。



八廓街,刚开始是伴随大昭寺的进步而建设和进步起来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这里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法,目前已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的繁华商业街区。现在整个街道上,都是拍摄藏族服装的游人,和真诚朝圣的藏民,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风景线。


对真诚的佛教信徒而言,围绕大昭寺的这条一千多年的转经道到今天仍是他们朝圣的场合。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藏传佛教觉得,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是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阿里再会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西藏梦或许是为了逃避俗世的烦恼,或许是为了探寻渴望的自由,或许是为了重新认识另一个自己,徘徊在西藏的人,一直络绎不绝一千个人总有一千个西藏执念。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阿里,再会!
